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不一樣的澳門

也有一年多沒去澳門了。周末因參加第三屆亞洲彩虹獎電視頒獎禮,再到澳門小住了兩天。每次到澳門,總發現她是一個充滿遊客充滿活力又不乏令人晃蕩地方的城市 ; 而且不斷有新建築物,娛樂場所落成,像近期的澳門巴黎人,更令人有置身歐洲的感覺。


還記得第一次去澳門,是我剛出社會工作不久。那是TVB部門上司,請我們一班同事到澳門遊玩,可能是第一次的關係,記憶猶新。總喜歡那時澳門的閒適,又不乏歐洲小鎮風情的感覺 :石板路粉紅色粉綠色的小房子盧九花園峰景酒店主教山南灣灣畔一帶,靜謚而又有小資優雅的情調,那時娛樂場賭場不多,有葡京及一兩艘賭船 ; 與現今賭場娛樂場所立林,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不期然令我懷念起昔日的慢生活以及葡屬情懷。


兩年一屆的亞洲彩虹獎,今年依舊在威尼斯人劇場舉行,又見到一班相熟面孔的評委,我們像參加一個聚舊的大Party今年參展國家地區共有20多個,作品也接近300部,來自不同地區的評委都先在網上評選,從作品中也可窺見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及人文情懷,不乏驚喜之作品。


走紅地毯,揭曉,頒獎,都在節奏明快的氣氛下進行,一改以前的冗長頒獎過程。吸引眼球的當然是王凱秦海璐楊志剛劉敏濤、朱亞文、鄭曉龍等到來,還有來自韓國的組合及新晉歌手的表演 ;可見亞洲彩虹獎一屆比一屆辦得好,可喜可賀,小明哥功不可沒。


典禮結束後,走到聖誕裝飾初現的火樹銀花,看見燈火閃閃的仿巴黎鐵塔,遊人如鰂,又使我懷念昔日的澳門,那一圈圈一段段的石板路,想起鄭愁予錯誤: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快樂的過客!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文藝洋溢的日子

最近,返了母校逸夫校園,專門趕去看「現當代名作家手稿書畫展」,包括巴金、卞之琳、艾青、俞平伯、沈從文、蕭軍、端木蕻良、金庸、王蒙、莫言等近四十位作家寫給明報月刋總編輯潘耀明先生的書信、墨寶及國畫、扇面等,是一次親澤現當代作家的手稿,獲益良多!

記得在北京,去過現代文學館,也展示不少現代作家的手稿,像冰心的、老舍的、巴金的,也看得我如痴如醉。今次的展出,在浸會饒宗頤國學院的展覽廳舉行,這是我第一次去此展覽廳,真是「室雅何須大」,一股濃烈的文化氣息已徐徐滲透出來。我特愛艾青《我愛這土地》的手稿,以及沈從文用毛筆寫的信札。但是知音難遇,不知展覽已近尾聲,還是愛文化的人不多。當天全程一小時多,只有我及另一市民在欣賞,真是「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浪費了策展人的心血,這也是明報月刋50周年的一項活動。

這又使我想起明月慶祝50周年與讀者嘉賓的音樂聚會,日前在香港文化中心主辦莫斯科愛樂樂團音樂會:《向經典大師致敬》。當晚奏的是柴可夫斯基及蕭士達高維契的作品,由於坐在音樂廳二樓側第一排,正可近距離看到指揮的每一個動作及表情。尤里·西蒙諾夫的指揮功力,真是大師風範,他像舞蹈般的指揮方法,充分架馭了整個樂團,時而温柔沉醉,時而雄渾高昂,相信每一位觀眾都被他指揮魅力所吸引。

陳薩的鋼琴功力,更為音樂會大大加分。出奇制勝的,是樂團奏完兩首加演作品片段後,突然來一隻家傳户曉的《茉莉花》,帶有中國味的感人旋律,這道板斧,引起全場觀眾熱血沸騰。由選此曲,已看到樂團的苦心練習,用心用情去演奏每一粒音符,真的是有備而來,觀眾果然拍案叫絕,我的心情也澎湃高昂,久久未能平復。感謝明月帶給我們一個激情的晚上。

周末下午,又去了看新視野藝術節的跨界演出,以新手法拍攝關公片段加上現場配樂,形成一段很有創意的演出,還以爵士樂器伴奏京劇,很有前衞風。這場名為《斬·斷》的演出,真可看出中國傳統音樂戲曲,只要有創意,仍可有不同的變化。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謹以此懷念離世不久的夏夢女士,她也曾是我的偶像。㩗一顆從容淡泊的心,走過山重水復的流年,笑看風塵起落的人間。真懷念她投資監製的《似水流年》!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復康的力量

「迎難而上,堅持不放棄」,是我在亞視當執行董事最危困時期的一句口號,最近特首亦多次提到「迎難而上」的必要,也是人生應該持守的一種態度。

剛過去的周末、周日兩天,我又參加了香港復興力量在維多利亞公園的「復興力量傷健共融日」,激勵殘疾人士發展,促進傷健共融,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一項活動,所以近年我都積極參予嚮應。

本來此活動是前周末舉行的,由於事前張揚的颱風「海馬」襲港,故延遲到剛過這周。天公造美,風和日麗又降了少許温,看見不少義工團體的響應,真是傷健共融,而且不少年輕人參與,更感振奮的力量。由於兩天的下午主舞台都有一段時間予麗的、亞視台前幕後及藝人演出,令市民再次回味過去59年的光輝,亞視如重組成功,也需要「復康」的力量。

周日上午才是活動的正式開幕禮,一班老朋友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先生、梁智鴻醫生、葉湛溪會長,勞工處、平機會等首長都有參加,還有久違的復康大使羅霖及陳玉蓮,他們的熱情,使大家都如沐春風。一張張輪椅在草地上奔馳,一對對拐杖支撑著一副副堅毅的面孔,一班班小朋友、青年人的參予,還有「美國隊長」及他的朋友都來了。但願傷健共融並不在於這一兩天,而應是一個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我們期望更加多殘疾人融入社會,一起建設美好的香港!

周五晚參加了台灣月的活動,這個已經有十一屆的台灣文化活動,每年我都期待著,並且積極參與。那夕,誠品的朋友邀請我去了一個名為「修龍」的食品設計展演,與其說是食品,倒不如說是食物的藝術裝置,我們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特別佈置的紗帳內,迎接一道道菜式的出現,且穿插以英語解說每道食物的寓意,與台灣歷史的關係。五道菜式依次為:跨海愛、新秩序、破立、共生、和而不同。將族群文化的食材符碼與色彩形貌,成為食物装置,讓食客了解台灣。就是這些精心設計的活動,使我們充分感受到台灣澎湃人文情懷之文藝風尚,不期然由衷敬佩!